肾不好有12种表现明年
2020-03-06 08:59 来源:桐乡养生网
肺阴阳藏象论之五——肺寒饮病论
在《肺阴阳藏象论》前四篇文字,阐述了本体论和应象论、自然之道、必然之术的思想方法作为铺垫,概述厥阴风木藏象学说的实例,作为进一步研究肺藏象学说的镜鉴和蓝图,阐发了肺体为气为阳明的理论。而由肺体气阳的基础将致于诸多气机变化、病象病形,肺寒饮病则首当其冲。
肺寒饮病论
1.肺体气阳与寒饮痰湿
1.1肺体气阳运化寒饮痰湿之常——宣发与肃降
《素问·经脉别论第二十一》论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合于四时五脏阴阳,揆度以为常也”。食为浊气,而饮为清气。夫水饮之气行,经脾、肺气化上输而为肺卫精气者,敷布四肢百骸,是为宣发;“通调水道、下输膀胱”者,是为肃降。水饮之气得以宣发与肃降,此为气化之常,即所谓“揆度以为常也”。
宣,《说文》解作“天子宣室也”。古人讲,葢謂大室,如璧大謂之瑄也。宣,回旋之意。古人(徐铉)解曰:从回,风回转,所以宣阴阳也。《灵枢·决气》讲“上焦开发,宣五谷味,熏肤、充身、泽毛,若雾露之溉,是谓气”。即所谓“上焦开发”“上焦如雾”。小而有形之水谷,变化而为大而无形的肺卫之气,有赖于中焦运化与上焦开发,肺卫之气能布散广大、回旋运行,是为宣发。
1.2知常达变与内生外感
气化之常,肺中气阳,可气化水饮,成肺卫清气,即所谓“上焦开发”“上焦如雾”,所谓“宣发”;另一方面,肺中气阳,可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即所谓“肃降”。而设气化失其常度,反为变为病,不能宣发肃降,肺阳开化不利,水饮不能气化为清精大气,则必成水饮邪气,水饮所作,而致肺体之病。或不化而停积,成有形水饮之邪;或半化而抟聚,成无形寒饮之气。
外感而至寒饮病变的机制,结合《素问·咳论第三十八》的发端之论,可分析为四个方面内容。
“皮毛者,肺之合也,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以从其合也。其寒饮食入胃,从肺脉上至于肺,则肺寒。肺寒则外内合邪,因而客之,则为肺咳”。五脏所恶,在肺恶寒(《素问·宣明五气第二十三》),肺寒加之外内合邪客之,则为咳。其他藏气所致咳嗽也因于寒,“五脏各以治时,感于寒则受病,微则为咳,甚者为泄为痛”(《素问·咳论》)。
《素问·咳论》因寒致咳理论有三方面的内容,即皮毛而来之外邪、食饮而来之胃寒、因胃寒所致之肺寒。《素问·咳论》所论以食饮致胃寒为本,而肺脉“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”(《灵枢·经脉第十》),循经内传,而为肺寒。若加皮毛受邪,内外合邪客于肺,则为咳。因此《咳论》强调“聚于胃、关于肺”的理论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第四》所讲:“形寒寒饮则伤肺,以其两寒相感,中外皆伤,故气逆而上行”,是同一理论的表述,可互为补充。后世所遵“形寒饮冷则伤肺”(《难经·四十九难》)、“水寒射肺”之说,是对《咳论》所论的简而言之。
外湿而致肺病,可称水饮乘肺的第四方面病机。古人有伏气之论:“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(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第五》);“秋伤于湿,上逆而咳,发为痿厥”(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第三》)。而湿邪久留而成饮邪,也可从饮邪论治,有如“脾胃素寒,与湿久留,发为水饮,与燥相搏,发为痰饮,治属饮家”(《伤寒论桂林古本》)之论。
1.3肺寒饮病的提出
从总的、纲领性的机制而论,以上无论内生外感而来,凡以水寒之气在肺的病机为本的病证,本文谓之肺寒饮病。古人认识水气病机有“其本在肾,其末在肺,皆积水也”的理论,认为水气之病,其本在肾,其标在肺。即后世肺为水之上源、肺通调水道的理论。而水病其末,则有肺寒饮病,这是抽象意义的基本病机。即所谓“肺为喘呼,肾为水肿,肺为逆不得卧”,皆“水气之所留也”(《素问·水热穴论第六十一》),“卧则喘者,是水气之客也”(《素问·逆调论第三十四》)。
从六经六气的抽象角度讲,机制是太阳乘于阳明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第七十六》“咳喘者,是水气并阳明也”,以及《伤寒论》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喘而胸满”的提法,就是这种抽象思维的范例。为什么肺有水寒之变?肺气阳明,而“阳明何谓也?”“两阳合明也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》)。阳明之象,阳盛,却趋于阴转,即《素问·脉解第四十九》所讲“盛阳之阴”(之在这里是至的意思),有阴乘上位之变。物壮则老,天地之道。《脉解》论曰“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,阳明者午也,五月盛阳之阴也,阳盛而阴气加之,故洒洒振寒也”“所谓上喘而为水者,阴气下而复上,上则邪客于藏府间,故为水也”“所谓胸痛少气者,水气在藏府也,水者,阴气也,阴气在中,故胸痛少气也”。
1.4寒饮论
寒气是六气之一,六经标本气化学说对寒邪的变化和致病的理论有精深阐释。“知标与本,用之不殆”,否则将如《大要》所警“同气异形,迷诊乱经”(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》)。
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》论气之标本“所谓本也,本之下,中之见也,见之下,气之标也。本标不同,气应异象”,而“太阳之上,寒气治之,中见少阴”。即刘河间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所指出“六气为本,三阴三阳为标”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》论气之从化:“百病之起,有生于本者,有生于标者,有生于中气者”;而“少阴太阳从本从标”。总括言之,“天有六气,地有五行”(张隐庵《侣山堂类辨》),寒邪为太阳水寒之气,在天行六气应象为寒气,在地运五行应象为水气,其标应象为太阳之气,其本应象为寒气,中见之气为少阴火热,其气化多从本气之寒或标气太阳之阳而化生发展。
《素问》反复提到“北方生寒,寒生水”“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”,而《天元纪大论》提到“太阳之上,寒气主之”。运气学说、六经气化学说已阐明“太阳水寒之气”,本文不予详述。以上气化学说的主旨在于:“水”“寒”“太阳”以及她们的万千“变象”有相同的本质,或者说有相同的“本体”,只是表象、应象不同,而这“本体”名之曰“太阳寒水之气”。
仲师在序文中明确写道“撰用《阴阳大论》”,并在《伤寒例》据说引用了相关内容,虽然存在争议,但古今很多学者认为“气化”学说在经方学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。没有明文写理论,却在理法方药间念兹在兹。比如“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”的原则,正是以“痰饮”的“水寒”本体为出发点;再比如“脉弦数,有寒饮”,中医理论一般认为脉数主热,可见此处的“寒”与“水饮”同一归“弦”;再如“脉双弦者寒也”“脉偏弦者饮也”“寒”与“饮”应在脉象时,本质一致。而且,“太阳病”多“恶寒”,而主方“麻黄”“青龙”也着眼于“水饮”。“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……小青龙汤主之”,寒不解则化为水,治寒以水法。又比如:“伤寒十余日,……但结胸,无大热者,此为水结在胸胁也”,亦然。
从另一角度看,气候寒冷常为非特异性气道炎症的重要诱因。在中国,慢支患病率北方常高于南方,高原高于平原,发作、加重常见于冬季。可能的机制是,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,减弱黏膜防御功能、使平滑肌收缩、黏膜血液循环障碍、分泌物排出障碍等,都有利于继发感染。
“水”与“饮”概念是否需要甄别?《金匮要略》中痰饮篇专论饮病,但开篇则从病机本质来论述,即“水在五脏”,如“水在心”“水在肺”等。文中“水”“饮”互见,也没有截然的分野。比如:“其人素盛今瘦,水走肠间,沥沥有声,谓之痰饮。”“饮后水流在胁下,咳唾引痛,谓之悬饮。”“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,当汗出而不汗出,身体疼重,谓之溢饮。”可见仲师认为“水”与“饮”本质相通,不必强辨。至于两者间微细差别,则有待学人将以有为。
1.5肺卑之机
阳明气化,“盛阳之阴”。盖肺中阳明之气,为阳明之所老所卑,厥阴之所伏所出。物壮者易老,皎皎者易污。肺为清金,喜清肃不容纤介则气娇。故而肺中阳气易卑沉、易陷下,寒饮痰湿诸浊气易趋至,厥阴之气不制则伏而发起。此亦肺病大势。
太阳乘于阳明,则是太阳邪气为病,而病所,则在于阳明。认识到这样的本质病机,就可以在古人成熟的辨证体系中按图索骥,找到正治的纲领性理论指导临床。《伤寒论》的“太阳病篇”全篇讲太阳之气致病无疑,而按疾病大势从中风、伤寒、坏病、变证、痞结、血证直至转至阳明病篇。而所论太阳病气及于阳明者,“太明合病”“太明并病”为是。方证众多,论其大略,在于麻黄、青龙、越婢诸剂与葛根诸剂。“伤寒脉浮缓,身不疼但重,乍有轻时,无少阴证者,大青龙汤发之”,可谓其纲领。行文大意,凡水寒,不在少阴者,可从太阳乘于阳明论治。《金匮要略》论内伤病亦然,水病在少阴者,从少阴之内论治;不在少阴者,大略以越婢、青龙诸剂从太阳乘于阳明论治。
据历代本草,常又将麻黄称为“龙沙”(《神农本草经》)、“卑相”(《吴普本草》《名医别录》)、“卑盐”(《吴普本草》《名医别录》),炮制方法为“阴干今青”(《名医别录》)。“越婢”与“青龙”似为麻黄之代称。又“痺”字,为“痹”之异体字。而麻黄能“发”、能“出”(《神农本草经》讲麻黄“发表出汗”),正是发越卑沉之象。《本经》讲葛根,能主“诸痹,起阴气”,亦是发越卑沉之象。综合以上,可以进一步设想肺寒饮病在肺体方面的纲领性本质:太阳之气加临淹溺,而肺中气阳卑沉而不越,当以经方“太明”诸方证之法雄越其卑。
凡以此为病本者,本文谓之肺卑病。肺卑之病应诸多肺寒饮病的转归大势。而有时尚未至于“肺卑”,或病所未及于肺体,为肺卑病之外的肺寒饮病,但因其本质性、甚至是纲领性转归之势,也常可参用肺卑之机论治。
1.6诸肺寒饮病
外寒在于皮毛荣卫,为外感之病。寒邪致病在肺病诸多病机中可谓首要,在前文所引用《素问·咳论》中已有涉及。脏腑经络、六淫时气、食饮忧劳,诸多病气,唯寒邪为肺外病机之首,一是因为寒邪致病,伤人至重。所谓“伤于四时之气,皆能为病,以伤寒为毒者,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”(《伤寒论·伤寒例》引《阴阳大论》)。二是众多邪气往往以寒为先导,从寒而来。热、湿、燥不自行,“必假风寒以为之帅也”(陈念祖)。
有时病程中所现之热象,乃是寒邪的变化形式。寒邪的不同变化形式在《伤寒论》中有着很多阐述,但归根结底,是“传经化热”“伏气变温”的变化。古人的伏气理论认为,很多邪气发病是寒气伏藏所发而至,即“中而即病者,名曰伤寒,不即病者,寒毒藏于肌肤,至春变为温病,至夏变为暑病。暑病者,热极重于温也。是以辛苦之人,春夏多温热病,皆由冬时触寒所致,非时行之气也”。基于“传经化热”“伏气变温”的理论,中医的“广义伤寒”将寒邪致病的范畴扩大了,认为“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《素问·热论第三十一》,“伤寒有五,有中风,有伤寒,有湿温,有热病,有温病”《难经·五十八难》。
而太阳病气的“机转”“变局”甚多,诸柴胡证、结胸、痞证、乃至“血证”“血不利则为水”“太阳随经,瘀热在里”,直至“疮证”“痉证”等,论治所依,在于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的相关论述。“水饮”病也有很多相关“机转”“变局”。“水饮”有形时,以“痰饮”“悬饮”“溢饮”“支饮”“五脏饮”“水在五脏”等“饮证”论治;“水饮”无形时,视为“水气并阳明”,咳、痰、喘可见。现代的中医内科学又总结了“外寒内饮”“水寒郁热”“水饮停聚”“水气郁结”“水瘀互阻”“水气上泛”等诸多证治典型。
《易经》曰:“天玄而地黄。”肺之象,如接天莲叶,本于枝木,根于黄泉。下一次,将继续我们解清藏象理论的求索之旅。
薏芽健脾凝胶作用
大面积脑梗塞
汉森四磨汤小孩吃多少
荨麻疹应该用什么药白带多是什么原因
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
- 上一篇:山药大骨汤做法有哪些明年
- 下一篇: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做法有哪些明年
-
夏天养狗狗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别让你的不细心位置
各位养狗狗的主人应该都知道狗狗和人类是不一样的,它们是没有汗腺来散热的,为了自己的爱犬的健康,在每年夏天的高温时期,建议还是多多注意一下,避免自己的狗狗因为高温出现健康问题,甚至生命危险,...
-
处理吉娃娃的三种意外窒息休克晕车位置
我们在饲养吉娃娃的过程中,也不能保证它们一直都是健健康康的,有时候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,就会发生一些意外去影响它们的健康,比如说窒息和休克,如果宠物狗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吃了什么东西造成梗塞,...
-
墨西哥红膝头价格适应湿度的能力较高位置
墨西哥红膝头价格,墨西哥红膝头的市场价格在300元左右,它们的性格是比较温顺的,正常情况是不会去攻击人类的,除非是人类把它们惹毛了有可能会咬人。那应该怎么饲养墨西哥红膝头呢?它们有些生活习性呢...
-
墨西哥无毛犬幼犬怎样护理注意保温位置
墨西哥无毛犬幼犬怎样护理,墨西哥无毛犬是一种很特别的宠物犬,长相非常的奇特,全身无毛。由于墨西哥无毛犬长相比较丑陋,因此目前饲养该犬的家庭还是比较少的,那应该怎么做好墨西哥无毛犬幼犬的护理...
-
埃及神话中的猫猫是贝斯特女神的化身位置
埃及神话中的猫,究竟是什么样的?埃及人喜欢猫似乎是一件公开的事情,在许多埃及图像中,在法老的身边,我们总是能够找到猫咪的身影。那么,埃及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猫咪呢?这或许和埃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...
-
埃及神仙鱼吃什么属于杂食性的鱼类位置
埃及神仙鱼吃什么,埃及神仙鱼是一种比较好饲养的观赏鱼,该鱼属于杂食性的观赏鱼,它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是很高,一般的人工饵料都能接受。埃及神仙鱼特别喜欢吃活饵生饵,但是为了能让食物营养更全面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