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周一味之巴戟天
2020-02-06 08:25 来源:桐乡养生网
巴戟天(学名:MorindaofficinalisHow),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(Rubiaceae),长3~13cm,宽1.5~5cm,前端短渐尖,基部钝形或圆形。巴戟天的干燥根,根呈扁圆柱形,略弯曲。主产于广东、广西等地。药用植物,主治阳痿遗精、宫冷不孕、月经不调、少腹冷痛、风湿痹痛、筋骨痿软。
原产南亚热带、热带地区湿和湿润的次生林下,生长适温为20-25℃,喜温暖,怕严寒。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,年平均气温在20℃以上,在0℃以下和遇到低温霜冻时,常导致落叶,甚至冻伤或冻死。幼株喜阴,成株喜阳。土壤要求土层深厚、肥沃、湿润。肥沃的稻田土,含氮过多的土壤,肉质根反而长得很少,产量不高。
野生分布于广东省大部分山区的山谷林下。20世纪60年代开始,野生转家栽和引种栽培,获得成功。
文献论述
《本草经疏》:巴戟天,主大风邪气,及头面游风者,风力阳邪,势多走上,《经》曰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巴戟天性能补助元阳,而兼散邪,况真元得补,邪安所留,此所以愈大风邪气也。主阴痿不起,强筋骨,安五脏,补中增志益气者,是脾、肾二经得所养,而诸虚自愈矣。其能疗少腹及阴中引痛,下气,并补五劳,益精,利男子者,五脏之劳,肾为之主,下气则火降,火降则水升,阴阳互宅,精神内守,故主肾气滋长,元阳益盛,诸虚为病者,不求其退而退矣。
《本草汇》:巴戟天,为肾经血分之药,盖补助元阳则胃气滋长,诸虚自退,其功可居萆薢、石斛之上。但其性多热,同黄柏、知母则强阴,同苁蓉、锁阳则助阳,贵乎用之之人用热远热,用寒远寒耳。
《纲目》:治脚气,去风疾,补血海。
《本草求原》:化痰,治嗽喘,眩晕,泄泻,食少。
营养价值
巴戟天主要含有蒽醌、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,具有补肾助阳、强筋壮骨、祛风除湿的功效,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大幅度提升人体抵抗力,抵抗衰老。
1、巴戟天中多种维生素和天然壮阳成分,可以补肾壮阳,提升体抵抗力。
2、巴戟天具有明显的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,并能增强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促黄体的功能,有一定的降压作用。
3、巴戟天蒽酮类粗晶对Ll210白血病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;对S180有抑制作用;对EB病毒活性有抑制效果,因而具有抗致癌促进剂的作用。
4、巴戟温补,为“补肾要剂”,功擅温肾益精,强筋壮骨,祛风除湿。主治肾阳虚衰,阳痿早泄,尿频遗尿、腰脊酸痛、风湿痛。
注意禁忌
1、凡火旺泄精、阴虚水乏、小便不利、口舌干燥者皆禁用,否则会令症状更加严重。
2、阴虚火旺及有湿热者禁服,对健康会带来不利的影响。
3、巴戟天也有一定的毒素,婴幼儿体质较弱对药物很敏感,所以不宜服用。
韶关癫痫病专科医院
经期延长腹痛吃什么药好